金蜜蜂财经热评网

现实版“拆弹专家”!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团队2小时微创“攻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

近日,青大附院血管外科主任郭明金教授团队用时两小时,国内首创技术成功为70岁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微创手术,用单分支支架技术+烟囱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为患者清除“血管瘤”,完成又一巨大挑战。

70岁老人胸闷、声音嘶哑

检查发现体内长6公分动脉瘤

来自外地的70岁的徐大爷近来声音嘶哑,伴有胸闷,到医院常规检查后,检查结果让家人大吃一惊。徐大爷的胸部大动脉长出了巨大的动脉瘤,瘤体太大,压迫神经才导致了声音嘶哑和胸闷。徐大爷首先到当地医院心外科住院。但是被当地心外科告知需要开胸更换大动脉以及大动脉的三个重要分支血管,而且手术的损伤和风险是巨大的。各种辗转之下,最终徐大爷求医于青大附院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主任郭明金团队为徐大爷检查发现,徐大爷胸主动脉弓部位置有6公分大的动脉瘤,这个位置非常棘手,因为上肢、头颈部的供血都来源于这个位置。如果要处理掉动脉瘤,势必会殃及弓部的分支血管。如果不及时处理,主动脉瘤在体内破裂,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现实版“拆弹专家”!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团队2小时微创“攻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图1

情况非常紧急,郭明金团队了解到情况之后,立马开始了精密策划,集思广益。如何采用最合适的方式将弓部动脉瘤彻底清除,还要不影响其他分支血管,在全球血管外科领域,这都是一个非常难做的手术。

巧妙运用国内首创技术

顶下巨大压力进行手术

“手术可以开展,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了老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不仅要把这么大的瘤子给消灭,还要避免过程中对分支血管的伤害,是非常难的。”郭明金告诉记者。如果过程中哪个血管不供血了,连接的器官也会坏死。在这种情况下,除“瘤”保血管是首要步骤。

一切都是挑战。郭明金团队先是利用先进的3D空间构图技术,巧妙模拟动脉瘤的空间构造,精确测量计算相关数据,再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反复对比不同手术方案的优缺点,对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推敲,最终确定用单分支支架技术+烟囱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为患者清除“血管瘤”。

现实版“拆弹专家”!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团队2小时微创“攻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图2

据悉,这三项手术单个进行均为特别复杂的手术,而这次将三项技术融合为同一患者同一期手术,之前国内均未见相同手术案例报道。根据目前患者情况,采用这三项手术技术对患者创伤最小。

手术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直筒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的产品是现成的,但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开窗所用产品目前没有合适的。郭明金教授团队根据血管粗细精密量尺寸,在支架上进行打洞。而这个孔不是随意开的,而是根据精准的患者体内分支血管的粗细和位置进行裁量,手术中再进行重新超选进靶动脉等位置。患者血管细,支架放进去之后已经没有旋转调整的空间,对超选分支血管挑战难度大。并且主动脉弓部连接心脏,留给郭明金教授操作的空间极为狭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到时心脏穿孔,心包填塞。

2小时微创“创奇迹”

汗水浸透医生手术衣

现实版“拆弹专家”!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团队2小时微创“攻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图3

术中,郭明金教授根据多年的经验巧妙找准角度,努力“对接”分支血管。汗水浸透了手术衣,最终郭明金教授团队花费2个小时,最终成功完成单分支支架技术+烟囱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零开刀,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全部三个分支,徐大爷主动脉弓动脉瘤的问题成功解决,弓上所有血管均得以正常保留。

术后8小时,患者意识清醒,状态良好,饮食、行走自如。据了解,自从2015年青大附院西海岸血管外科建立以来,技术一直走在国际前列。原创的VTE微创手术方式包括肺栓塞微创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站式治疗等技术国际领先。胸腹主动脉开窗支架手术居国内领先;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救治成功率居国内前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qpqq.cn/wap/58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